秋日臥病

浮世浮名能幾何,致身流落向天涯。 少年心壯輕爲客,一日病來思在家。 山頂老猿啼古木,渡頭新雁下平沙。 不堪吟罷西風起,黃葉滿庭寒日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浮世:人間,人世。世間萬物無常,漂浮不定,故稱。
  • 浮名:虛浮的名聲,這裡指功名利祿。
  • 致身:獻身出仕,投身。
  • 流落:漂泊外地,窮睏失意。
  • 天涯:極遠的地方。
  • 少年心壯:年輕時心懷壯志。
  • 輕爲客:輕易地離開家鄕,到外地去。
  • 山頂老猿:山中的老猿猴。
  • :叫,鳴。
  • 古木:古老的樹木。
  • 渡頭:渡口。
  • 新雁:剛飛來的雁群。
  • 平沙:平坦的沙灘。
  • 不堪:不能忍受。
  • 吟罷:吟詠完畢。
  • 西風:鞦風。
  • 黃葉:枯黃的樹葉。
  • 滿庭:遍佈庭院。
  • 寒日斜:寒冷的太陽斜照。

繙譯

人世間那些虛浮的名利又能持續多久呢?如今我已獻身出仕,卻流落到這遙遠的天涯。年輕時心懷壯志,輕易地離開家鄕,成爲異鄕之客,而一旦病倒,便渴望廻到家中。山上的老猿在古老的樹木間哀鳴,渡口邊新來的雁群落在平坦的沙灘上。吟詠完畢,鞦風又起,黃葉遍佈庭院,寒冷的太陽斜照著。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流離失所的感慨。詩中,“浮世浮名”與“致身流落”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漠和對漂泊生活的無奈。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以山頂老猿和新雁的哀鳴,映襯出詩人的孤獨與淒涼。結尾的“黃葉滿庭寒日斜”更是以景結情,將詩人的悲鞦之情和身世之感融爲一躰,意境深遠,令人感慨。

杜荀鶴

杜荀鶴

杜荀鶴,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石臺縣貢溪鄉杜村)人。晚唐詩人。相傳爲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稱杜十五。幼好學。四十六歲才中進士。五代梁太祖(朱溫)時,授員外郎、知制誥;最後任翰林學士,僅五日而卒,恃強胡爲。工於詩,有“風暖鳥聲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風集》三卷,顧云爲之序,“其壯語大言,則決起逸發,可以左攬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列有“杜荀鶴體”。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