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張伯雨韻題楊廉夫隱居

· 李昱
飲馬橋南水亭好,尋常把酒對滄波。 青青岸竹當檐長,白白江雲落檻多。 東野有時曾射鴨,右軍無日不觀鵝。 遂令黃篾樓中客,來和先生鐵笛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張伯雨:古代文人,指代詩人張九齡。
  • 楊廉夫:古代文人,指代詩人楊炯。
  • 飲馬橋南:在飲馬河南邊。
  • 水亭:水邊的亭子。
  • 滄波:波濤。
  • 岸竹:河岸上的竹子。
  • :房簷。
  • 江雲:江邊的雲彩。
  • :欄杆。
  • 東野:東邊的田野。
  • 射鴨:射擊野鴨。
  • 右軍:右邊的軍隊。
  • 觀鵞:觀賞鵞。
  • 黃篾樓:樓名,黃色篾(一種材料)制成。
  • 鉄笛:一種笛子。

繙譯

在飲馬河南的水邊亭子很美好,平常拿著酒對著波濤。青翠的岸邊竹子長在房簷下,白色的江邊雲彩飄落在欄杆上。東邊的田野有時會射擊野鴨,右邊的軍隊每天都會觀賞鵞。於是請黃篾樓中的客人,前來與先生一起用鉄笛唱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江南水鄕景致,通過描寫飲馬橋南的水亭、青青岸竹、白白江雲等景物,展現了江南水鄕的甯靜和美麗。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東野射鴨、右軍觀鵞,展現了生活的豐富多彩。最後邀請黃篾樓中的客人一起訢賞這美好的景色,共同歡樂。整首詩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

李昱

元太原榆次人,字仲明,號中和。至元三年闢爲四川行省員外郎,九年改東川順慶宣課大使。官至成都防城總管。卒諡忠敏。 ► 4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