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鸚鵡爲方伯情賦

鸚鵡西來自壟坁,西山霜霰若爲姿。 尊前最憶禰衡賦,洲畔空傳李白詩。 學語共憐多慧質,垂頭如亦解愁思。 雪衣舊羨蓮花舌,明月珠宮何處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方伯:古代官職名,指地方上的官員。
  • 情賦:指表達感情的詩文。
  • 壟坁(lǒng zhì):古代指鸚鵡的原産地。
  • 霜霰(shuāng xiàn):指寒霜和霰(雨夾雪)。
  • 禰衡(ní héng):指古代文學家禰衡。
  • 洲畔:江河湖泊的岸邊。
  • 李白:唐代著名詩人。
  • 慧質:聰明的品質。
  • 雪衣:白色的羽毛。
  • 蓮花舌:指鸚鵡的舌頭像蓮花一樣美麗。
  • 珠宮:指鸚鵡的嘴巴。

繙譯

白鸚鵡從西方的壟坁飛來,身披西山的寒霜和霰雪的模樣。 在主人麪前最懷唸禰衡的詩文,江邊傳唱著李白的詩篇。 學說話的時候,顯得聰明伶俐,低頭時倣彿也在思考憂愁。 羨慕它那潔白的羽毛,像蓮花般美麗的舌頭,期待著在明月之宮的何処。

賞析

這首詩以白鸚鵡爲主題,描繪了它從遙遠的西方飛來的情景,展現了它聰明伶俐的特質和美麗的外表。通過對白鸚鵡的描寫,表達了對古代文學家禰衡和詩人李白的懷唸之情,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美的贊美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