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依隱精舍

病骨秋風漸漸輕,薄涼出郭帶微醺。 催紅敗綠霜前雨,懈白柔藍水上雲。 閒聽鳥聲如法鼓,遠看路草是腰裙。 莫言此地真堪隱,巳有新鴻不可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隱精舍(yǐn jīng shè):隱居的精舍,僻靜的住所。
微醺(wēi xūn):微醉的感覺。
催紅敗綠(cuī hóng bài lǜ):催促紅色的葉子凋零,綠色的葉子凋謝。
懈白柔藍(xiè bái róu lán):懶散的白雲和柔軟的藍天。
法鼓(fǎ gǔ):佛教用來敲打的大鼓。
腰裙(yāo qún):腰間繫着的裙子。
新鴻(xīn hóng):新來的大雁。

翻譯

夜幕降臨,我依然在隱居的小屋外。病體如秋風漸漸減弱,微醺的涼意隨着我走出城門。枯紅的葉子和凋謝的綠葉在霜前的雨水中被催促着改變顏色,懶散的白雲在柔軟的藍天上飄蕩。我閒坐聆聽鳥鳴,宛如佛教法鼓悠揚;遠眺路旁的草叢,彷彿是一條腰間繫着的裙裾。別人或許會說這裏適合隱居,但已有新來的大雁呼喚着,這裏已不再寧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隱居的精舍外感受到的一幅秋日景象。通過描寫秋風、微醺的涼意、枯葉凋零、白雲藍天等景物,展現了一種淡泊清幽的意境。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大自然的變化,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感慨,同時也暗示着人生無常,世事變遷的哲理。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禪意,引人深思。

沈守正

明浙江錢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無回。萬曆三十一年舉人。官都察院司務。工畫,擅詩文。有《詩經說通》、《四書叢說》、《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