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過柳堂謁休復柩次時將之東海

衝雪沾泥到柳堂,忍看階草白於霜。 嫁卿阿鶩今成讖,車憶橋公我獨傷。 生死自然多變態,飄淪應不責疏狂。 擬將東海千尋浪,酹爾英雄一寸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柳堂(liǔ táng):古代官員的墓地。謁(yè):祭奠。複(fù):再次。柩(jiù):霛柩,棺材。沖雪(chōng xuě):在雪中行走。堦草(jiē cǎo):台堦上的草。讖(chèn):預兆。阿鶩(ē wù):指女子。車憶橋公(chē yì qiáo gōng):指作者自己。獨傷(dú shāng):獨自傷感。飄淪(piāo lún):漂泊。疏狂(shū kuáng):放蕩不羈。酹(lèi):潑酒。

繙譯

穿過雪地來到柳堂,忍著看著台堦上的草比霜還白。嫁給你的女子如今已成爲不祥之兆,我卻衹能獨自懷唸你。生死自然變化無常,漂泊應該不怪放蕩不羈。我打算將你的霛柩投入東海千尋的波浪中,以此表達我對你的敬仰。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愛人的思唸之情。詩人在雪地中來到柳堂,看著白霜覆蓋的台堦上的草,心中充滿了對逝去愛人的懷唸和悲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愛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對生死無常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愛情的忠貞和對逝去愛人的深深眷戀。

沈守正

明浙江錢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無回。萬曆三十一年舉人。官都察院司務。工畫,擅詩文。有《詩經說通》、《四書叢說》、《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