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修能鳳儀遊九峯寺

門外白衣來者誰,山行約客且猶夷。 藍堆翠擁如前日,風厲雲悠自一時。 古寺久荒存梗槩,壽藤似草作玄之。 沿溪落日頻吹帽,何事龍山遍入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鳳儀(fèng yí):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象徵吉祥
  • 猶夷(yóu yí):依然悠閒
  • 梗槩(gěng gài):荒廢的樣子
  • 壽藤(shòu téng):長壽的藤蔓
  • 玄之(xuán zhī):黑暗的樣子

翻譯

誰是那白衣人在門外,像是來山裏遊玩的客人一般悠閒。青山依舊翠綠,風吹雲飄,景色變幻莫測。古寺久已荒廢,長壽的藤蔓像草一般茂盛。沿着溪流,夕陽頻頻吹落帽子,爲何龍山處處都能成爲詩人筆下的題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寺的景象,表現了時光流轉,自然變幻的美感。作者通過描寫古寺的荒廢和自然景色的變化,展現了歲月沉澱下的寧靜與神祕。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使讀者彷彿置身於山間,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美麗。

沈守正

明浙江錢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無回。萬曆三十一年舉人。官都察院司務。工畫,擅詩文。有《詩經說通》、《四書叢說》、《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