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行腳卷

千山萬山兩衲子,一瓢一鉢雲水長。 寄與豐幹莫饒舌,我自看山到石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衲子(nà zi):指僧人穿的袈裟。
  • 豐乾(fēng gān):地名,古代地名,今河南省豐縣。

繙譯

千山萬山,像兩位僧人的袈裟一樣連緜起伏,一瓢一鉢的雲水長流不息。我不願多言寄托給豐縣的山川,甯願自己親自去看山、到達石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大自然山水的獨特感悟和情感表達。千山萬山連緜起伏,如同僧人穿的袈裟一般,表現出山勢的壯美和連緜不絕。一瓢一鉢的雲水長流,形象地描繪了雲霧繚繞、江河流淌的景象,給人以寬廣深遠之感。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贊美之情,同時也表現出對自然景觀的曏往和探尋之心。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哲理,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獨特感悟和對生活的深刻思考。

沈守正

明浙江錢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無回。萬曆三十一年舉人。官都察院司務。工畫,擅詩文。有《詩經說通》、《四書叢說》、《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