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扈從:隨從,侍從。
- 西秦:指陝西一帶,古稱秦地。
- 詩思:詩的霛感或創作欲望。
- 秦嶺雁:秦嶺山脈中的雁,常用來象征遠方的消息或思唸。
- 征衣:出征或旅行時所穿的衣服。
- 灞橋: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古代著名的送別之地。
- 含元殿:唐代長安城內的一座宮殿,現已不存。
- 荊榛:荊棘和襍草,比喻荒涼或廢棄的景象。
- 花萼樓:唐代長安城內的一座樓閣,現已不存。
- 千古興亡:指歷史上的興盛與衰亡。
- 未歸人:未歸家的人,這裡指那些在歷史變遷中失去家園或未得安甯的人。
繙譯
今年我隨從前往西秦,那裡的山色依舊如往昔般新鮮。 我的詩意隨著秦嶺的雁群遠飛,征途上的衣物全被灞橋的塵土染汙。 含元殿已荒廢,荊棘叢生,古老而淒涼;花萼樓空空如也,草木依舊春意盎然。 千古的興衰更疊,如同一場夢,夢中又有多少未歸之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西秦的自然景色和歷史遺跡,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未歸之人的思唸。詩中,“山色猶如昔日新”一句,既展現了自然景色的恒久不變,又隱喻了歷史的循環往複。後文通過對含元殿和花萼樓的描繪,進一步以廢墟和春草的對比,抒發了對興亡更疊的深沉感慨。結尾的“千古興亡同一夢”則是對歷史無常的哲理思考,而“夢中多少未歸人”則寄托了對那些在歷史洪流中失去家園或未得安甯的人的深切同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耶律楚材深厚的文學功底和人文關懷。

耶律楚材
金元間義州弘政人,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極羣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金末闢爲左右司員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見,處之左右。呼爲長髯人(蒙語:吾圖撒合裏),每征討,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爲主管漢人文書之必闍赤,漢稱中書令,事無鉅細,皆先白之。定君臣禮儀;反對以漢地爲牧場之議,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建立賦稅制度;請軍民分治,州縣長吏治民事,萬戶府理軍政,課稅所管錢穀。太宗五年入汴時,請廢“攻城不降,矢石一發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經義、詞賦、策論取士之制。乃馬真後稱制時,漸失信任,抑鬱而死。卒諡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734篇诗文
耶律楚材的其他作品
- 《 外道李浩求歸再用韻示景賢 》 —— [ 元 ] 耶律楚材
- 《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 》 —— [ 元 ] 耶律楚材
- 《 西域和王君玉詩二十首 》 —— [ 元 ] 耶律楚材
- 《 冬夜彈琴頗有所得亂道拙語三十韻以遺猶子蘭 》 —— [ 元 ] 耶律楚材
- 《 和馮揚善韻 》 —— [ 元 ] 耶律楚材
- 《 複用前韻唱玄 》 —— [ 元 ] 耶律楚材
- 《 西域河中十詠 其四 》 —— [ 元 ] 耶律楚材
- 《 和金城寶宮旭公禪師三絕 》 —— [ 元 ] 耶律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