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寧寺:位於今北京市西城區,是元代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廟。
- 彥老:可能是指某位名叫彥的老人,具體身份不詳。
- 黃閣:古代指宰相辦公的地方,這裏代指朝廷。
- 伴食:指陪伴皇帝用餐,是高官的待遇。
- 皓首:指白髮,形容年老。
- 蒼生:指百姓。
- 未濟:未完成,未解決。
- 漫胡顏:漫無目的地胡亂應付,顏指臉面。
- 新朝:指元朝。
- 兵革:指戰爭。
- 舊隱:指過去的隱居生活。
- 煙霞:指山水之間的美景,常用來形容隱居的地方。
- 袞袞:形容文書繁多。
- 簿書:指文書、文件。
- 衰翁:指年老的人,這裏是作者自指。
- 奚暇:哪裏有時間。
- 謁鬆關:指拜訪隱居的地方。
翻譯
十年未能穿上朝服,走遍天涯海角的山川。 在朝廷中陪伴皇帝用餐,空留白髮,百姓的問題還未解決,只能胡亂應付。 新朝的戰爭正急迫,過去的隱居生活還未迴歸。 文書繁多,塵土滿眼,我這個老翁哪裏有時間去拜訪隱居之地。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耶律楚材對官場生涯的無奈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十年不得舞衣班」反映了作者長期未能得到應有的官職和榮耀,而「行盡天涯萬里山」則描繪了他四處奔波的艱辛。後兩句「黃閣伴食空皓首,蒼生未濟漫胡顏」揭示了作者在朝廷中的無奈和百姓問題的未解,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新朝的戰爭和舊隱的煙霞,以及繁重的文書工作,突出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生活的厭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複雜的心境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