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磨崖:在山崖石壁上鐫刻文字。
- 金字:指用金粉書寫的文字,表示尊貴和永恆。
- 昆崙:即崑崙山,古代神話中的神山,象徵着高大、神祕和神聖。
- 頌:古代一種文體,用於歌頌功德。
- 勒石:在石頭上刻字,以示紀念或宣揚。
- 銀書:用銀粉書寫的文字,同樣表示尊貴和永恆。
- 邏逤: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邊疆或重要的地方。
- 銘:古代一種文體,常用於刻在器物或石碑上,以記事或頌德。
- 方略:策略和計劃。
- 聖人:指具有高尚品德和智慧的人,這裏可能特指君主或領導者。
- 不戰屈人兵:不通過戰爭就能使敵人屈服,表示智謀和威望。
翻譯
在山崖上用金粉刻下崑崙山的頌歌,用銀粉在石頭上刻下邏逤的銘文。 這些都記錄了要知道的策略和計劃,聖人通過不戰而屈人之兵來展現其智慧和威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在山崖和石頭上用金粉和銀粉刻寫的頌歌和銘文,展現了古代對於歷史和功績的永久紀念。詩中提到的「昆崙頌」和「邏逤銘」不僅是對具體事件的記錄,也象徵着對偉大事蹟的頌揚和對智慧策略的推崇。最後一句「聖人不戰屈人兵」強調了智謀和威望的重要性,體現了古代對於和平解決衝突的理想和追求。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和智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