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曾舉酒爲餘壽冰以喜之

· 黃玠
我生之初日龍?,我生之後在鶉咮。 大郎善事心弗渝,爲爺舉酒稱翁壽。 翁顏有喜兒亦歡,花插雙髦舞斑袖。 六彝共是宗廟器,寧我此郎非虎蜼。 百年門戶喬木殘,本根正賴枝葉茂。 我今得爾我心安,願爾有兒昌爾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 (xiè):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似龍。
  • 鶉咮 (chún zhòu):指星宿名,即鶉首,古代用來紀年。
  • (yú):改變。
  • (máo):古代兒童垂在前額的短髮。
  • 斑袖 (bān xiù):彩色的衣袖,這裏指穿着華麗。
  • (yí):古代青銅器的通稱,多用於祭祀。
  • 虎蜼 (hǔ wèi):古代傳說中的猛獸,比喻勇猛的人。
  • 喬木 (qiáo mù):高大的樹木,比喻家族的根基。

翻譯

我出生之時有龍相伴,我出生之後生活在星宿鶉首之下。 大兒子心地善良,始終不渝,爲父親舉杯祝壽。 父親面露喜色,兒子也感到歡樂,雙髦插花,舞動彩袖。 六種祭祀用的青銅器,難道我的兒子不是勇猛之人嗎? 百年家族的根基如高大的樹木,正依賴枝葉茂盛。 現在我得到了你,我心安理得,願你的後代昌盛。

賞析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黃玠爲其子所作的祝壽詩。詩中,黃玠以龍、星宿等象徵自己出生的不凡,表達了對兒子的期望和祝福。他讚揚兒子的孝順和善良,希望兒子能繼承家族的優良傳統,使家族如喬木般根基穩固,枝葉茂盛。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充滿了父愛和對家族未來的美好祝願。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