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商行

黃牛商,水牛商,驅牛渡淮道路長。淮天喘熱淮月黃,老商愛牛視如傷。 淮民耕稼禾上場,皮角有令恐牛殃。君不見昨夜官軍大索馬,牝牡千匹如驅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牛商:販賣黃牛的商人。
  • 水牛商:販賣水牛的商人。
  • 驅牛渡淮:趕着牛羣渡過淮河。
  • 喘熱:因炎熱而喘息。
  • 視如傷:像對待受傷的人一樣細心照料。
  • 皮角有令:指官府有命令要徵收牛的皮和角。
  • 恐牛殃:擔心牛會因此遭受災難。
  • 大索馬:大規模搜尋馬匹。
  • 牝牡千匹:指雌雄馬匹共千匹。
  • 如驅羊:像趕羊一樣驅趕。

翻譯

販賣黃牛的商人和販賣水牛的商人,趕着牛羣渡過漫長的淮河。淮河的天空炎熱,月亮昏黃,老商人對待牛如同對待受傷的人一樣細心。 淮河邊的農民耕種,莊稼已經收割,但官府有命令要徵收牛的皮和角,這讓人們擔心牛會遭受災難。 你沒看到昨天夜裏官軍大規模搜尋馬匹,雌雄馬匹共千匹,就像趕羊一樣被驅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淮河流域牛商的生活場景,通過對比牛商對牛的細心照料與官軍對馬匹的粗暴對待,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矛盾和不公。詩中「黃牛商,水牛商」直接點明瞭主題,而「驅牛渡淮道路長」則展現了牛商的艱辛。後文通過「視如傷」與「恐牛殃」的對比,突出了牛商對牛的愛護與對官府命令的擔憂。結尾的「大索馬」與「如驅羊」則強烈諷刺了官軍的殘暴與不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注與批判。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