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瓊田三萬六千頃,七十二朵青蓮開。道人鐵精持在手,嘯引紫鳳朝蓬萊。 龍子臥抱明月胎,須臾化作桃花腮。嗟爾雲槎子,何處忽飛來。 蓬萊之淺今幾尺,黃河之清今幾回。雲槎子,雲是江上來,但知東方生,賣藥五湖上,不知張使者,北犯七斗魁。 雲槎子,吾與爾何哉,任公釣竿在東海,潮壓桐江江上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瓊田:傳說中仙人種植仙草的田地,這裏比喻洞庭湖的湖面。
  • 七十二朵青蓮:比喻洞庭湖中的七十二座山峯。
  • 鐵精:傳說中的仙藥,能使人長生不老。
  • 紫鳳:神話中的神鳥,象徵吉祥。
  • 蓬萊:傳說中的仙山,位於東海之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 明月胎:比喻龍子的形態,如同明亮的月亮。
  • 桃花腮:形容龍子變化後的美麗面容,如同桃花般紅潤。
  • 雲槎子:詩中的仙人或隱士。
  • 七斗魁:北斗七星的別稱。
  • 任公:指古代傳說中的任公子,善釣。
  • 桐江:江名,在今浙江省境內。

翻譯

洞庭湖廣闊無垠,如同三萬六千頃的瓊田,湖中的七十二座山峯宛如盛開的青蓮花。道人手持鐵精仙藥,召喚紫鳳飛向遙遠的蓬萊仙山。

龍子靜臥,懷抱着明亮的月亮,轉眼間化作桃花般美麗的面容。哎,雲槎子啊,你從何處突然飛來?

蓬萊的海水如今淺了多少,黃河的水又清了多少回。雲槎子,你自稱來自江上,只知道東方生在五湖賣藥,卻不知張使者北去北斗七星。

雲槎子,我和你將何去何從?任公的釣竿仍在東海,潮水已壓過桐江的江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洞庭湖的壯麗景色和神話傳說中的仙境,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隱逸生活的憧憬。詩中「瓊田」、「青蓮」、「鐵精」、「紫鳳」等詞語,構建了一個充滿神祕色彩的仙境世界。同時,通過對「雲槎子」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超脫塵世的隱士生活的羨慕。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