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程南仲韻

生意窗前草不除,翛翛蒼玉自扶疏。 貧將入骨誰憐我,富欲掀天命屬渠。 學圃頻觀種樹傳,杜門幾似絕交書。 有時間有過從者,分席非樵即是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翛翛(xiāo xiāo):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蒼玉:比喻青翠的草木。
  • 扶疏:枝葉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 學圃:學習園藝。
  • 種樹傳:指關於種植樹木的書籍或知識。
  • 杜門:閉門不出。
  • 絕交書:斷絕交往的信件,這裏比喻與世隔絕。
  • 分席:分別坐席,指與不同的人交往。
  • 非樵即是漁:不是樵夫就是漁夫,指交往的人都是普通勞動者。

翻譯

窗前的草木我不去修剪,它們自然茂盛,青翠如玉,枝葉錯落有致。 貧窮深入骨髓,有誰會憐憫我呢?而那些命運註定要飛黃騰達的人,他們的命運早已註定。 我時常閱讀關於園藝的書籍,學習種植樹木。閉門不出,幾乎像是寫了一封與世隔絕的信。 偶爾有來訪者,他們要麼是樵夫,要麼是漁夫,都是些普通勞動者。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窗前自然生長的草木,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命運的感慨。詩中「生意窗前草不除」一句,既展現了自然的生機,也隱喻了詩人不刻意追求名利的心態。後文通過對貧窮與富貴的對比,以及對學圃和杜門的描述,進一步強調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態度。最後一句「分席非樵即是漁」,則體現了詩人與普通勞動者爲伍,不拘泥於社會地位的高低,展現了其淡泊名利、親近自然的情懷。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