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鵑(juān):杜鵑鳥,常在春末夏初啼叫,叫聲悽切,容易引起人的傷感。
- 杜宇:古代蜀國的國王,傳說死後化爲杜鵑鳥,因此杜鵑鳥也被稱爲杜宇。
- 羈人(jī rén):旅居在外的人,這裏指詩人自己。
- 僻處(pì chù):偏僻的地方。
翻譯
清明過後又過了十天,沒有聽到杜鵑的啼叫,這讓我免去了傷感之情。我想,如果杜鵑懂得旅居在外的人的心情,它應該會在山林的偏僻處鳴叫。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清明後十天沒有聽到杜鵑啼叫的感受。杜鵑的啼叫常常被視爲春天的象徵,也容易引起人們的傷感。詩人慶幸沒有聽到杜鵑的叫聲,從而避免了情感上的觸動。詩的後兩句則是一種想象,詩人希望杜鵑能夠理解旅人的心情,選擇在人跡罕至的山林中啼叫,這樣既不會打擾到旅人,也能保持其自然的習性。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情感的細膩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