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虛翁涌金門城望五詩韻以寫幽居之興

半生跡未歷江湖,闢地東郊旋剪蕪。 結屋池邊塵自少,蒔梅窗外俗全無。 偶來啜茗謝良友,不肯趨時愧腐儒。 卻笑一寒難措手,欲裨短褐拆天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闢地:開闢土地。
  • 剪蕪:剪除雜草。
  • 蒔梅:種植梅花。
  • 啜茗:品茶。
  • 趨時:追求時尚或時興的事物。
  • 腐儒:迂腐的讀書人。
  • 短褐:短小的粗布衣服。
  • 拆天吳:天吳,古代神話中的水神,這裏指天吳的衣裳,比喻珍貴的衣物。拆,分解,這裏指難以得到。

翻譯

半生未曾遊歷江湖,我在東郊開闢了一片新地,剪除了雜草。在池邊建了房子,塵土自然少,窗外種滿了梅花,世俗之氣全無。偶爾有良友來訪,一起品茶,感謝他們的陪伴,我不願追求時尚,自愧不如那些迂腐的讀書人。只是笑自己一貧如洗,難以應對寒冷,想要添置一件短小的粗布衣裳都難如登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足,以及對世俗的超然態度。詩中通過「闢地東郊」、「結屋池邊」、「蒔梅窗外」等描繪,展現了一幅幽靜的田園風光。同時,「不肯趨時」、「愧腐儒」等句,體現了作者堅守本心,不隨波逐流的品格。最後兩句則透露出作者雖清貧卻自得其樂的生活態度。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