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草

宜男花,春暉草。小草報春暉,葉好花亦好。花上青蚨綴枝滿,阿㜷花開春日短。 疾風捲地起,勁草偃如麻。借問春暉草,漂蓬落誰家。 闔閭城外髑髏臺,阿㜷些魂臺上來。宜男草抽花染血,花上之血不可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宜男花:傳說中的一種花,據說婦女佩戴後可以生男孩。
  • 春暉草:春天的草,象徵着春天的生機。
  • 青蚨:傳說中的蟲名,這裏可能指草上的露珠或小昆蟲。
  • 阿㜷:古代對母親的稱呼。
  • 偃如麻:形容草被風吹倒的樣子,像麻一樣亂。
  • 闔閭城:古代吳國的都城,今江蘇蘇州。
  • 髑髏臺:古代刑場,用來處決犯人的地方。
  • 些魂:指亡魂。

翻譯

宜男花,春暉草。小草報告春天的到來,葉子和花都很好。花枝上掛滿了青蚨,母親的花在短暫的春日裏開放。

疾風突然卷地而起,勁草像麻一樣被吹倒。請問這春暉草,隨風飄落到誰家去了?

闔閭城外的髑髏臺上,母親的亡魂來到了這裏。宜男草抽出花來染上了血,花上的血跡永遠不可抹滅。

賞析

這首詩通過春天的草和花,以及與母親相關的意象,表達了對母親的懷念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宜男花」和「春暉草」象徵着生命的希望和春天的生機,而「疾風捲地」和「勁草偃如麻」則描繪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最後,通過「髑髏臺」和「花上之血不可滅」的描寫,深化了對生命終結和記憶永恆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