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攜拙稿呈康使君郢正以詩促之

昨攜拙稿乞揮斤,安敢顒顒覬賞音。 明月清風聊寓意,孤峯絕岸頗留心。 駑逢伯樂方增重,劍遇張華免陸沈。 肯把靈丹攻鄙俗,珍藏何啻萬黃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拙稿:謙辭,指自己的詩文作品。
  • 揮斤:比喻高超的技藝或手法。
  • 顒顒(yóng yóng):仰慕的樣子。
  • 覬賞音:希望得到賞識。
  • 聊寓意:姑且寄託意趣。
  • 孤峯絕岸:形容詩文風格高峻獨特。
  • (nú):劣馬,比喻才能低下。
  • 伯樂:古代著名的相馬人,比喻善於發現人才的人。
  • 張華:古代著名的劍客,比喻能識別寶劍的人。
  • 陸沈:沉沒,比喻被埋沒。
  • 靈丹:神奇的丹藥,比喻高明的指點或建議。
  • 鄙俗:粗俗,不高雅。
  • 珍藏:珍視並收藏。

翻譯

昨天我帶着自己的詩文作品來請您斧正,我怎敢仰慕地希望得到您的賞識。 我姑且以明月清風寄託意趣,對高峻獨特的詩文風格頗爲留心。 如果劣馬能遇到伯樂,它的價值就會增加;如果寶劍能遇到張華,它就不會被埋沒。 您願意用高明的指點來提升我的粗俗之作,這樣的珍視和收藏,對我來說價值何止萬兩黃金。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詩文作品的謙遜態度,以及對康使君高超鑑賞能力的仰慕和期待。詩中運用了多個典故和比喻,如「揮斤」、「伯樂」、「張華」等,既顯示了詩人的博學,也增強了詩意的深度。末句以「靈丹」和「萬黃金」作比,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康使君指點的珍視和感激之情。整首詩語言含蓄,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謙遜而又不失自信的品格。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