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謁(yè):拜見。
- 和靖先生:指宋代詩人林逋,因其隱居孤山,以梅爲妻,以鶴爲子,世稱「和靖先生」。
- 斗山:比喻學問或地位高的人。
- 孤山:位於杭州西湖邊的一座小山,林逋曾隱居於此。
- 仙冢(xiān zhǒng):指林逋的墓。
- 菲菲(fēi fēi):形容草木茂盛。
- 遣稿:遺留下來的文稿。
- 封禪(fēng shàn):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禮。
- 名家:指著名的文學家。
- 影香詩:指林逋的梅花詩,以其詩中的梅花形象和意境著稱。
- 祇慚(zhǐ cán):只是感到慚愧。
- 老子:作者自稱。
- 蒼頭:指林逋,因其隱居生活,頭髮蒼白。
- 放鶴:林逋的隱居生活中,常與鶴爲伴,放鶴是其生活的一部分。
- 一瓣心香:比喻虔誠的心意。
- 寒泉:清涼的泉水。
- 自掬(jū):自己用手捧取。
- 酹(lèi):以酒灑地,表示祭奠。
- 瓷卮(cí zhī):瓷制的酒杯。
翻譯
孤山上的仙人墓草茂盛,林逋的名字將留傳後世。 他留下的文稿中沒有關於封禪的記載,但他的梅花詩卻名聲遠揚,詩中有梅花的影與香。 我只是感到慚愧,來此攜琴已是晚年,未能見到他放鶴的時光。 我虔誠地獻上一瓣心香,自己用手捧取清涼的泉水,用瓷杯灑酒祭奠。
賞析
這首作品是楊公遠拜謁林逋墓時所作,表達了對林逋的敬仰之情。詩中,「孤山仙冢草菲菲」描繪了林逋墓地的景象,而「姓字留將後世知」則表達了對林逋文學成就的肯定。後兩句通過對林逋遺稿和梅花詩的提及,進一步讚美了其文學造詣。最後兩句則抒發了作者對未能親見林逋放鶴的遺憾,以及對林逋的深切懷念和敬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作者對林逋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