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圃

蕭然身世盡寬舒,剩有工夫學種蔬。 每汲清泉勤抱甕,旋鋤荒圃謾攜書。 綠葵紫芥香尤美,春韭秋菘味有餘。 時擷鮮苗烹石銚,朱門肉食不如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學圃:學習種植蔬菜。
  • 蕭然:形容心情或環境清靜、無拘無束。
  • 寬舒:心情舒暢,無拘無束。
  • 剩有:還有,剩餘。
  • :取水。
  • 清泉:清澈的泉水。
  • 抱甕:提着水甕,指澆水。
  • :隨即,立刻。
  • :用鋤頭翻土。
  • 荒圃:荒廢的菜園。
  • :隨意,不拘束。
  • 攜書:帶着書本。
  • 綠葵:一種蔬菜。
  • 紫芥:紫色的芥菜。
  • 香尤美:香氣特別美妙。
  • 春韭:春天的韭菜。
  • 秋菘:秋天的白菜。
  • 味有餘:味道豐富,有餘味。
  • :採摘。
  • 鮮苗:新鮮的蔬菜苗。
  • :烹飪。
  • 石銚:石制的烹飪器具。
  • 朱門:指富貴人家。
  • 肉食:指吃肉的人,這裏指富貴人家的飲食。
  • 不如渠:不如它(指自己種的蔬菜)。

翻譯

我身處的環境清靜無拘無束,心情舒暢,閒暇之餘學習種植蔬菜。我經常取清澈的泉水來澆水,隨即在荒廢的菜園裏翻土,隨意帶着書本。綠葵和紫芥的香氣特別美妙,春天的韭菜和秋天的白菜味道豐富,有餘味。我時常採摘新鮮的蔬菜苗來烹飪,用石制的烹飪器具,富貴人家的肉食也不如我種的蔬菜美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楊公遠在清靜的環境中學習種植蔬菜的田園生活。詩中,「蕭然身世盡寬舒」一句,即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滿足和享受。通過「汲清泉」、「抱甕」、「鋤荒圃」等動作,詩人展現了自己勤勞的一面,同時也體現了他對自然和簡單生活的熱愛。詩的最後兩句「時擷鮮苗烹石銚,朱門肉食不如渠」,則巧妙地對比了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與富貴人家的肉食,表達了對自給自足生活的自豪和滿足。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清新,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嚮往自然的生活態度。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