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稼

塵埃面目半生勤,去住渾如出岫雲。 腹餒謾揮求米帖,囊空徒誦送窮文。 詩書滿架何堪煮,稌黍盈疇政樂聞。 欲辦煙蓑並雨笠,願隨田叟學耕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學稼:學習農耕。
  • 塵埃面目:形容長期辛勤勞作,面容沾滿塵土。
  • 半生勤:半輩子都在勤勞工作。
  • 出岫雲:岫(xiù),山洞;出岫雲,比喻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腹餒:餒(něi),飢餓;腹餒,肚子餓。
  • 求米帖:帖,文書;求米帖,指求助糧食的文書。
  • 囊空:口袋空空,形容貧窮。
  • 送窮文:指貧窮的境況。
  • 詩書滿架:形容家中書籍很多。
  • 稌黍:稌(tú),稻穀;黍(shǔ),黍子,一種糧食作物;稌黍,泛指糧食。
  • 盈疇:盈,充滿;疇(chóu),田地;盈疇,田地豐收。
  • 煙蓑雨笠: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製成的雨衣;笠(lì),斗笠,用竹篾等編制的遮陽擋雨的帽子;煙蓑雨笠,指農夫的雨具。
  • 田叟:叟(sǒu),老人;田叟,指老農。

翻譯

半輩子辛勤勞作,我的面容沾滿了塵土,去留之間如同山洞中自由飄蕩的雲朵。肚子餓時,徒勞地揮動着求助糧食的文書;口袋空空,只能誦讀着貧窮的境況。家中書籍雖多,卻無法以此爲食;田地裏的稻穀和黍子豐收,這纔是我真正樂意聽到的消息。我願意準備好煙蓑和雨笠,跟隨老農學習耕作。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農耕生活的嚮往和對書本知識的無奈。詩中,「塵埃面目半生勤」描繪了詩人辛勞的形象,而「去住渾如出岫雲」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後兩句通過對「求米帖」和「送窮文」的描寫,反映了詩人的貧困和對現實的不滿。最後,詩人通過對農耕生活的讚美,表達了自己願意放下書本,投身於田園生活的願望,體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