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塞下曲

貂裘氈帽紫驊騮,挾彈彎弧架鐵矛。 飛放歸來天欲暮,數聲羌笛起高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貂裘(diāo qiú):用貂皮製成的衣服,常用來形容富貴或保暖。
  • 氈帽(zhān mào):用氈子製成的帽子。
  • 紫驊騮(zǐ huá liú):指紫色的駿馬。
  • 挾彈(xié dàn):攜帶彈弓。
  • 彎弧(wān hú):彎曲的弓。
  • 鐵矛(tiě máo):鐵製的矛,古代兵器。
  • 飛放(fēi fàng):放飛,這裏指打獵歸來。
  • 羌笛(qiāng dí):古代羌族的樂器,常用來象徵邊塞或思鄉之情。

翻譯

身着貂皮大衣,頭戴氈帽,騎着一匹紫色駿馬,手持彈弓和彎曲的弓,架着鐵矛。打獵歸來時,天色已近黃昏,高樓的頂上傳來幾聲羌笛的悠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邊塞生活的畫面,通過「貂裘氈帽紫驊騮」等詞句展現了邊塞貴族的豪邁與奢華。詩中的「飛放歸來天欲暮」一句,既表現了打獵歸來的場景,又暗示了時間的流逝。結尾的「數聲羌笛起高樓」則巧妙地以羌笛聲作爲背景音樂,增添了邊塞的蒼涼與思鄉之情,使整首詩的意境更加深遠。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