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湘江管(xiāng jiāng guǎn):指湘江流域的竹管,用來寫字的工具。
琅玕(láng gān):指竹簡。
真書:指楷書。
仿:模仿。
曹娥(cáo é):傳說中的女子,善於書法。
花露盥(huā lù guàn):洗手用的花露。
擘窠(bò kē):指在水邊洗墨。
伯英(bó yīng):指屈原,屈大均的祖先。
吳興(wú xīng):地名,古代著名的文化名區。
紫穎(zǐ yǐng):指紫色的毛筆。
翻譯
故人留給我湘江的竹管,上面花紋斑駁,竹簡滿滿。五個孩子分別拿去寫真書,女孩模仿曹娥的書法,如同用花露洗手。我每天到池邊學着洗墨,伯英的弟子們寫的草書很多。要是有吳興的真紫穎毛筆,就能揮灑千枝換來羣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的情景。詩中通過描述故人留下的湘江竹管和竹簡,以及孩子們學習寫字的場景,展現了書法在傳承中的重要性。詩人渴望擁有吳興的真紫穎毛筆,表達了對優秀書法工具的嚮往和追求,同時也暗示了對書法藝術的敬重和熱愛。整首詩意境清新,描繪細膩,展現了書法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