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灕江作
水落灘更高,我船苦難上。
舟子聲悽酸,榜歌不能唱。
天寒白霧深,川路迷蒼莽。
山月忽西東,愁人苦相向。
霜氣一冬乾,水聲半夜長。
衣食分熊羆,無金士難養。
久戍盡黧黑,絕地無鹽醬。
所歷州縣多,牛酒有誰餉。
微聞沙中語,軍窮生怨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灘(tān):水邊淺灘。 榜歌(bǎng gē):指船伕的歌聲。 蒼莽(cāng mǎng):茫茫蒼蒼的樣子。 熊羆(xíong pí):傳說中的一種猛獸,形容生活貧困。 黧黑(lí hēi):黑暗。 鹽醬(yán jiàng):鹽和醬,指生活必需品。
翻譯
夜晚在灕江上,水位下降,灘頭更顯高聳,我乘船艱難前行。船伕的聲音哀怨淒涼,卻無法高歌。天寒白霧籠罩深沉,沿着江路迷失在蒼茫之中。山上的月光忽隱忽現,憂愁的人們相互凝望。寒冷的霜氣一冬又一冬,深夜裏水聲不斷。生活衣食分割得很少,像熊羆一樣艱難維持。長期的戍守使人變得黧黑,絕地裏連鹽和醬都難得。經歷過的州縣很多,但牛酒又有誰能供給呢。微微聽到沙地中的低語,軍隊貧困,生活充滿怨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灕江夜晚的艱難旅程,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生活困境,展現了當時人們的貧困和艱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對比手法,表現出一種深沉的憂愁和無奈。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時代背景下人們生活困境的思考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