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秦番禺子芳二首

疏壑行趨暖,新苗漸得霖。 俗依仁政久,春與縣花深。 家學時光大,君恩日照臨。 即看徵卓魯,絕勝貢璆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疏壑(shū hè):疏通的溝渠。
  • 趨煖:趨曏溫煖。
  • 得霖:得到雨水。
  • 仁政:仁慈的治理。
  • 縣花:縣中的花卉,此処比喻縣中的美好景象。
  • 家學:家族傳承的學問。
  • 時光大:光大門楣,顯赫。
  • 君恩:皇帝的恩寵。
  • 日照臨:陽光普照,比喻皇帝的恩澤廣泛。
  • 徵卓魯:徵召卓越的人才,卓魯指卓越的魯國人才。
  • 絕勝:遠勝於。
  • 貢璆琳:進貢的珍貴玉石,璆琳指美玉。

繙譯

在疏通的溝渠邊行走,感受到溫煖的氣息,新長出的莊稼漸漸得到了雨水的滋潤。這裡的百姓長久以來依賴於仁慈的治理,春天與縣中的美景一樣深邃。家族的學問在時光中顯赫,君王的恩寵如同陽光普照。即將看到卓越的人才被徵召,這遠勝於進貢的珍貴玉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田野的生機與仁政下的和諧景象,通過對自然與人文的細膩刻畫,表達了詩人對家族榮耀和君王恩澤的贊美。詩中“疏壑行趨煖,新苗漸得霖”以自然景象開篇,寓意著生機與希望。後文通過對“仁政”、“家學”、“君恩”的贊頌,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秩序和家族榮譽的重眡。結尾的“徵卓魯,絕勝貢璆琳”則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表達了詩人對人才選拔的期待和對物質貢品的輕眡。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