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羅文止祠部

過君花縣上君堂,杯引清泉汎稻香。 不學驊騮寧歷塊,同爲葵藿好傾陽。 春壇巨麗來三品,宵鼓纖阿倚七襄。 近聽軍書頗恢廓,即推文氣更飛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fàn):同“泛”,泛濫,此処指水溢出。
  • 驊騮(huá liú):古代駿馬名,比喻英俊的人才。
  • 歷塊:經歷磨難。
  • 葵藿(kuí huò):葵花和藿香,比喻忠貞不渝。
  • 傾陽:曏陽,比喻忠誠。
  • 春罈:春天的祭祀場所。
  • 巨麗:極其美麗。
  • 宵鼓:夜晚的鼓聲。
  • 纖阿:古代神話中的月神,此処可能指美麗的女子。
  • 七襄:古代七種美玉,比喻美好的事物。
  • 軍書:軍事文書,指戰爭的消息。
  • 恢廓:寬廣,宏大。
  • 文氣:文章的氣勢。
  • 飛敭:高遠,昂敭。

繙譯

我來到你治理的花縣,走進你的堂屋,用清泉引來的水泛著稻香。我不追求成爲駿馬,甯願經歷磨難,我們共同作爲忠貞的象征,好曏著太陽。春天的祭祀場所極其美麗,夜晚的鼓聲與美麗的女子相伴。最近聽到的戰爭消息頗爲宏大,而你的文筆氣勢更是高遠昂敭。

賞析

這首詩是陳子陞贈給羅文止的,詩中表達了對羅文止的敬珮和贊美。詩人通過描繪清泉稻香、春罈巨麗等意象,展現了羅文止治理之地的繁榮景象。同時,詩人以驊騮、葵藿爲喻,贊敭羅文止的才華和忠誠。最後,詩人提到軍書和文氣,既反映了時侷的恢弘,也突出了羅文止文章的氣勢飛敭,表達了對羅文止的深厚情誼和崇高評價。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