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園十詠幻雲樓

風過鬆有響,石激水如灘。 靜入幽人耳,遙聞清夜彈。 引中思走馬,意內想猗蘭。 莫上高臺坐,南音不慣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ī):使水等液體飛濺。
  • 幽人 (yōu rén):隱士,指隱居的人。
  • 遙聞 (yáo wén):遠遠地聽到。
  • 引中 (yǐn zhōng):引發內心。
  • 走馬 (zǒu mǎ):騎馬奔跑。
  • 意內 (yì nèi):心中所想。
  • 猗蘭 (yī lán):古代一種樂器,這裏指音樂。
  • 南音 (nán yīn):南方音樂。

翻譯

風吹過鬆樹,發出聲響,石頭使水飛濺,彷彿是灘頭的景象。 這幽靜的聲音傳入隱士的耳中,遠遠地聽到,如同清夜中的琴聲。 這聲音引發了我內心的思緒,想象着騎馬奔跑,心中所想是那悠揚的猗蘭音樂。 不要登上高臺坐下,南方的音樂我不習慣那寒冷的氣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自然的聲音和景象,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幽靜氛圍。詩中「風過鬆有響,石激水如灘」生動地勾勒出一幅自然界的畫面,而「靜入幽人耳,遙聞清夜彈」則將這種自然之聲與隱士的內心世界相聯繫,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後兩句「引中思走馬,意內想猗蘭」和「莫上高臺坐,南音不慣寒」則進一步以音樂爲媒介,抒發了詩人對自由奔放生活的渴望和對南方音樂的獨特感受,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多樣性的追求和對文化差異的敏感。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