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客居呈弱侯三篇

· 陳第
晨起臨北窗,連陰未朗徹。 昔出桃李華,今看霜霰結。 爆竹頻有聞,天涯近除節。 而我客南都,心跡俱寂滅。 外戶常反扃,四壁幽以冽。 執爨雖一夫,饔飧良靡缺。 晏坐展圖書,袪寒親麴櫱。 時與達人談,千古共參折。 清燈耿前除,談罷自怡說。 回首風塵人,遲暮正愁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暮:年末,年底。
  • 客居:在外地居住,旅居。
  • 弱侯:對朋友的謙稱。
  • 朗徹:明亮清澈。
  • 桃李華:桃花和李花。
  • 霜霰:霜和雪珠,指寒冷的天氣。
  • 爆竹:鞭炮。
  • 除節:除夕,農曆年的最後一天。
  • 南都:指南京。
  • 心跡:內心和行動。
  • 寂滅:寂靜無聲。
  • 外戶:外門。
  • 反扃:關閉。
  • 四壁:四周的牆壁,指房間。
  • :幽暗。
  • :寒冷。
  • 執爨:做飯。
  • 饔飧:早飯和晚飯。
  • 靡缺:不缺。
  • 晏坐:安坐。
  • 麴櫱:酒。
  • 達人:通達事理的人。
  • 參折:參悟。
  • 清燈:明亮的燈。
  • 前除:前面的臺階。
  • 怡說:愉快地說。
  • 風塵人:奔波勞碌的人。
  • 遲暮:晚年。
  • 愁絕:極度憂愁。

翻譯

年末旅居在外,我給朋友寫了三篇文章。早晨起來站在北窗前,連續的陰天還未晴朗。昔日出門時桃李花開,今天卻看到霜雪交加。頻繁聽到鞭炮聲,天涯近處即將迎來除夕。而我作爲客人住在南京,內心和行動都十分寂靜。外門常常關閉,房間四周幽暗而寒冷。雖然只有一個人做飯,但早飯和晚飯都不缺。安坐讀書,驅寒飲酒。時常與通達事理的人交談,共同參悟千古之事。明亮的燈光照在前面的臺階上,談完後自己愉快地說。回首那些奔波勞碌的人,晚年正感到極度的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歲末客居他鄉的孤寂生活,通過對比昔日春景與今朝寒霜,表達了時光流轉、人生易老的感慨。詩中「心跡俱寂滅」一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超脫。後文通過與達人的交談,展現了作者對知識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態度。結尾的「回首風塵人,遲暮正愁絕」則抒發了對奔波勞碌生活的悲憫和對晚年生活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

陳第

明福建連江人,字季立,號一齋,又號溫麻山農。萬曆時以諸生從軍,俞大猷召致幕下,教以兵法。官至遊擊將軍,居薊鎮十年。大猷死,戚繼光罷。見事不可爲,致仕歸,仍爲老書生。第精音韻訓詁。所居世善堂,藏書極富。嘗遊五嶽兩粵,有《寄心集》、《五嶽兩粵遊草》、《毛詩古音考》和《屈宋古音義》等。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