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華嚴庵送何孟門陶握山王紫巘遊鼎湖二首

一月江城住,茅庵共菜根。 更尋名勝地,仍是給孤園。 高峽連峯影,清溪到院門。 不能同買棹,相送亦難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端州:地名,今廣東省肇慶市。
  • 華嚴庵:庵名,佛教寺廟。
  • 何孟門陶握山王紫巘:人名,詩人的朋友。
  • 鼎湖:地名,位於廣東省肇慶市,以風景秀麗著稱。
  • 江城:指端州。
  • 茅庵:簡陋的茅草屋,常指僧侶或隱士的居所。
  • 菜根:指簡樸的生活。
  • 給孤園:佛教用語,指供養孤兒的園地,此處可能指寺廟。
  • 高峽:高聳的峽谷。
  • 清溪:清澈的溪流。
  • 買棹:租船,指一同出遊。

翻譯

我一個月都住在江城,與朋友們共同住在簡陋的茅庵中,過着樸素的生活。現在我們要去尋找更著名的勝地,那是一個供奉孤兒的園地。高聳的峽谷與連綿的山峯相連,清澈的溪流直達寺廟的門前。我不能與你們一同租船出遊,只能默默地爲你們送行,心中的不捨難以言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們在端州華嚴庵的簡樸生活,以及他們計劃前往鼎湖遊玩的情景。詩中,「茅庵共菜根」一句,既表現了他們的清貧生活,也體現了他們之間的深厚友情。後兩句則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了鼎湖的美麗風光,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因不能同行而感到的遺憾和不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自然美景的嚮往。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