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太華寺和素軒沐公春日韻

· 郭登
鷺渚鷗波接遠天,落花飛絮滿平川。 春歸客夢偏驚雨,寒食僧家不禁菸。 澗底泉聲消永日,階前草色換流年。 何由近向東林住,常得尋師水石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鷺渚鷗波:指水邊的鷺鳥和波浪中的鷗鳥。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習俗。
  • 僧家不禁菸:指僧侶在寒食節不遵守禁火的習俗。
  • 澗底泉聲:山澗底部的泉水流動的聲音。
  • 永日:整日,長時間。
  • 流年:流逝的嵗月。
  • 東林:此処可能指東林寺,也可能是泛指東邊的林地。
  • 水石邊:水邊和石邊,指自然環境中的清淨之地。

繙譯

水邊的鷺鳥和波浪中的鷗鳥連接著遙遠的天際,落花和飛絮遍佈平坦的田野。春天歸去,客人的夢境常被雨水驚醒,寒食節時,僧侶們卻不遵守禁火的習俗。山澗底部的泉水聲消磨了漫長的日子,台堦前的草色已經換成了流逝的嵗月。我多麽希望能靠近東邊的林地居住,常常能在水邊和石邊尋找師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歸去時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來表達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詩中“鷺渚鷗波”和“落花飛絮”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春日的田園風光。後句通過“春歸客夢”和“寒食僧家”等對比,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禪意的追求。

郭登

明鳳陽府人,字元登。郭英孫。幼英敏,及長博聞強記,好談兵。景泰初以都督僉事守大同。自土木堡兵敗後,邊將畏縮,不敢接敵。登偵知敵蹤後,以少勝多,軍氣爲之一振。捷聞,封定襄伯。登治軍紀律嚴明,料敵制勝,動合機宜,一時稱善。諡忠武。 ► 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