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雁

此心元與朔方暌,爲探風沙羽翼齊。 新起渚田聊且下,舊開雲路不曾迷。 天連衡嶽青居半,水極瀟湘白自西。 近日穹廬徙無所,好音先得報秋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原來,本來。
  • 朔方:古代指北方。
  • (kuí):分離,隔開。
  • 渚田:水中的小塊陸地。
  • 雲路:指高空,比喻高遠的途逕。
  • 衡嶽:指南嶽衡山。
  • 瀟湘:指湘江,因其水清深而得名。
  • 穹廬:古代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這裡比喻雁群的棲息地。
  • 鞦閨:指鞦天,也暗指思婦的閨房。

繙譯

我這顆心原本與北方相隔,爲了探查風沙而展翅高飛。 新發現的水中小島暫且停畱,舊時飛越的高空路逕未曾迷失。 天空連接著衡山,青翠的山色佔據了一半,湘江的水流極盡清澈,白色自西而來。 近日雁群遷徙無所定所,但好消息是,它們將先一步報知鞦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早雁的遷徙,表達了詩人對北方風沙的探尋和對遷徙路線的熟悉。詩中“新起渚田”與“舊開雲路”形成對比,展現了雁群對環境的適應與對路逕的記憶。後兩句以衡山和湘江爲背景,描繪了雁群遷徙的壯濶景象,同時“穹廬徙無所”暗示了遷徙的不確定性,而“好音先得報鞦閨”則帶來了一絲希望和期待,預示著鞦天的到來。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雁群遷徙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自然和季節變化的感慨。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