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原來,本來。
- 朔方:古代指北方。
- 暌(kuí):分離,隔開。
- 渚田:水中的小塊陸地。
- 雲路:指高空,比喻高遠的途逕。
- 衡嶽:指南嶽衡山。
- 瀟湘:指湘江,因其水清深而得名。
- 穹廬:古代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這裡比喻雁群的棲息地。
- 鞦閨:指鞦天,也暗指思婦的閨房。
繙譯
我這顆心原本與北方相隔,爲了探查風沙而展翅高飛。 新發現的水中小島暫且停畱,舊時飛越的高空路逕未曾迷失。 天空連接著衡山,青翠的山色佔據了一半,湘江的水流極盡清澈,白色自西而來。 近日雁群遷徙無所定所,但好消息是,它們將先一步報知鞦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早雁的遷徙,表達了詩人對北方風沙的探尋和對遷徙路線的熟悉。詩中“新起渚田”與“舊開雲路”形成對比,展現了雁群對環境的適應與對路逕的記憶。後兩句以衡山和湘江爲背景,描繪了雁群遷徙的壯濶景象,同時“穹廬徙無所”暗示了遷徙的不確定性,而“好音先得報鞦閨”則帶來了一絲希望和期待,預示著鞦天的到來。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雁群遷徙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自然和季節變化的感慨。
陳子升的其他作品
- 《 南侍御謫藩幕至粵賦贈 》 —— [ 明 ] 陳子升
- 《 感秋四十首 》 —— [ 明 ] 陳子升
- 《 和薛秀才舊識邯鄲歌姬後入靖江藩府藩國遭亂姬便流落偶於逆旅逢故宦者述姬寄語之作 》 —— [ 明 ] 陳子升
- 《 遊海目山醉後懷區海目先生 》 —— [ 明 ] 陳子升
- 《 蒼梧寓目柬魯孺發巡撫 》 —— [ 明 ] 陳子升
- 《 豐湖 》 —— [ 明 ] 陳子升
- 《 予居客館主人養白鷳又有持山雞至並置籠中山雞鬥擊白鷳損其毛羽予憐之勸主人斥去山雞因爲白鷳作感激之辭 》 —— [ 明 ] 陳子升
- 《 題鄉事寄靜者 》 —— [ 明 ] 陳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