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與嚴伯玉話舊

鳴鳥難聞羽翼稀,身餘萍梗涕沾扉。 故山在客雲鬆老,初服從誰晝錦歸。 世棄君平方賣卜,年高蘧瑗早知非。 南中蕪絕乘騅路,目盡吳閶匹練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鳴鳥難聞羽翼稀:鳴鳥,指能鳴叫的鳥。難聞,難以聽到。羽翼稀,比喻朋友稀少。
  • 身馀萍梗涕沾扉:身馀,身世飄零。萍梗,比喻漂泊無定的身世。涕沾扉,眼淚沾溼了門扉。
  • 故山在客雲松老:故山,故鄕的山。在客,在外地。雲松老,雲中的松樹顯得古老,比喻時光流逝。
  • 初服從誰晝錦歸:初服,未做官時的服裝。晝錦,指衣錦還鄕。歸,廻家。
  • 世棄君平方賣蔔:世棄,被世人遺忘。君平,指古代的蔔者。賣蔔,以蔔卦爲生。
  • 年高蘧瑗早知非:年高,年紀大。蘧瑗,人名,此処可能指作者自己。早知非,早已知道世事無常。
  • 南中蕪絕乘騅路:南中,指南方的地區。蕪絕,荒蕪斷絕。乘騅路,騎馬的路,騅是古代一種馬。
  • 目盡吳閶匹練微:目盡,目光所及。吳閶,指吳地的城門。匹練,比喻細長的東西,如河流。微,微小。

繙譯

鳴叫的鳥兒難以聽到,因爲它們的數量稀少,我這漂泊無依的身世,淚水沾溼了門扉。故鄕的山在遠方,雲中的松樹顯得古老,我這未曾做官的身著舊衣,不知何時能衣錦還鄕。被世人遺忘的我,如同古代的蔔者君平,衹能以蔔卦爲生,年紀已大,我早已知道世事無常。南方的道路荒蕪斷絕,我騎馬前行,目光所及,吳地的城門下,河流細小。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陳子陞對故鄕的思唸和對漂泊生活的感慨。詩中,“鳴鳥難聞羽翼稀”和“身馀萍梗涕沾扉”描繪了作者孤獨無依的心境,而“故山在客雲松老”和“初服從誰晝錦歸”則抒發了對故鄕的深切懷唸。後兩句“世棄君平方賣蔔,年高蘧瑗早知非”反映了作者對世態炎涼的深刻認識。最後兩句“南中蕪絕乘騅路,目盡吳閶匹練微”則以景結情,通過描繪荒蕪的道路和細小的河流,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孤獨和無奈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陳子陞的高超藝術成就。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