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十首

· 陳第
吾聞陰子春,數年一洗足。 又聞何佟之,一日十數浴。 兩者倘相逢,微言逝難告。 鶴長非所斷,鳧短非所續。 道義即深明,啓發因流俗。 嗟哉極高言,至死藏心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陰子春:人名,具體事蹟不詳。
  • 數年一洗足:形容陰子春生活簡樸,不常洗腳。
  • 何佟之:人名,具體事蹟不詳。
  • 一日十數浴:形容何佟之非常講究清潔,一天洗很多次澡。
  • 微言:微妙的言論或見解。
  • 逝難告:難以傳達。
  • 鶴長非所斷:鶴的腿長,不是人爲可以截斷的。
  • 鳧短非所續:野鴨的腿短,不是人爲可以接長的。
  • 道義:道德和正義。
  • 啓發:開導,啓發思考。
  • 流俗:流行的習俗或風氣。
  • 極高言:非常高深的言論。
  • 至死藏心曲:直到死都將深藏於心。

翻譯

我聽說陰子春這個人,幾年才洗一次腳。 又聽說何佟之這個人,一天要洗十幾次澡。 如果這兩個人相遇,他們微妙的見解難以傳達。 鶴的腿長不是人爲可以截斷的,野鴨的腿短也不是人爲可以接長的。 對於道德和正義的理解,是因應流行的習俗而啓發思考的。 可嘆那些高深的言論,直到死都將深藏於心。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陰子春和何佟之的生活習慣,表達了對於不同生活方式和見解的尊重。詩中「鶴長非所斷,鳧短非所續」寓意深刻,指出事物的本質不是人爲可以改變的。最後,詩人感嘆那些高深的言論和思想,因爲難以被理解和接受,只能深藏於心,直至生命的終結。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真理和道義的執着追求。

陳第

明福建連江人,字季立,號一齋,又號溫麻山農。萬曆時以諸生從軍,俞大猷召致幕下,教以兵法。官至遊擊將軍,居薊鎮十年。大猷死,戚繼光罷。見事不可爲,致仕歸,仍爲老書生。第精音韻訓詁。所居世善堂,藏書極富。嘗遊五嶽兩粵,有《寄心集》、《五嶽兩粵遊草》、《毛詩古音考》和《屈宋古音義》等。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