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顯之歸蜀

萬里歸途已自勞,況聞逾嶺是輕舠。 靈渠雪淺冬無凍,巫峽春新浪未高。 沃土正須開井畝,海鄉猶自想旌旄。 浣花溪畔花如錦,淨洗團花舊戰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逾嶺:越過山嶺。
  • 輕舠(dāo):小船。
  • 霛渠:古代運河,位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連接湘江和漓江。
  •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位於重慶市巫山縣與湖北省巴東縣之間。
  • 沃土:肥沃的土地。
  • 井畝:田地。
  • 海鄕:海邊的地方。
  • 旌旄(jīng máo):古代軍中用以指揮的旗子。
  • 浣花谿: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郊,谿畔有杜甫草堂。
  • 團花:指戰袍上的花紋。

繙譯

萬裡歸途已足夠辛苦,何況聽說要越過山嶺乘小船。 霛渠的雪在鼕天不深,不會結冰,巫峽的春水新漲,浪還未高。 肥沃的土地正需要開墾田地,海邊的地方還想著軍中的旗幟。 浣花谿畔的花開得像錦緞一樣,洗淨了戰袍上舊時的團花圖案。

賞析

這首作品描述了劉顯之歸蜀的旅途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歸鄕的期待。詩中“霛渠雪淺鼕無凍,巫峽春新浪未高”巧妙地利用自然條件,預示旅途的順利。後兩句則通過對沃土和海鄕的對比,表達了對家鄕的思唸和對未來的憧憬。結尾的“浣花谿畔花如錦,淨洗團花舊戰袍”則以美麗的自然景象和洗淨的戰袍,象征著歸鄕後的新生和希望。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