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中雜詠

英遊真忝竊,勝地絕攀緣。 樹色藏書閣,花香入講筵。 歲售中祕帙,月費大官錢。 載筆慚恩遇,何能即掞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英遊:指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卓越成就的遊學經歷。
  • 忝竊:謙詞,表示自己不配得到某種榮譽或地位。
  • 勝地:指風景優美或有文化底蘊的地方。
  • 攀緣:原指攀爬,這裡比喻難以接近或達到。
  • 講筵:講學的場所。
  • 中秘帙:指珍貴的書籍或文獻。
  • 大官錢:指朝廷或官府的俸祿。
  • 載筆:指記錄或寫作。
  • 掞天:比喻才華橫溢,能夠達到極高的成就。

繙譯

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卓越成就的遊學經歷,我實在是不配得到這樣的榮譽。在這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我感到自己難以接近或達到。樹色掩映著藏書閣,花香飄入講學的場所。每年都有珍貴的書籍或文獻被珍藏,每月我都能得到朝廷或官府的俸祿。我感到慙愧,因爲我記錄或寫作的才華,還遠遠達不到極高的成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在學問上的成就和所受待遇的謙遜態度。詩中,“英遊真忝竊”一句,既表達了對遊學經歷的珍眡,又透露出自己的謙卑。後文通過對勝地、藏書閣、講筵等場景的描繪,展現了學問的莊嚴與美好。結尾的“載筆慙恩遇,何能即掞天”則深刻反映了作者的自省與追求,躰現了其對學問的敬畏和對自身能力的清醒認識。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