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學詩 其二十三

離離園中樹,花開動無數。 或紅如丹朱,或白如瑩素。 今日正自佳,眀晨不如故。 易盛還易衰,浮華眼前度。 物情何參差,天地均雨露。 南山有松栢,壽並金石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離離:形容樹木繁茂的樣子。(讀音:lí lí)
  • 丹朱:一種紅色的顏料,這裏形容花的顏色鮮豔如丹砂。
  • 瑩素:潔白無瑕。

翻譯

園子中繁茂的樹木,花開得無比絢爛,數不勝數。有的花兒紅得像丹砂一般,有的花兒白得如同潔白的絹素。今日的花兒的確美極了,然而到了明天早晨就大不如前了。容易盛開也容易衰敗,浮華的景象在眼前匆匆而過。事物的情況爲何如此參差不齊呢,其實天地給予萬物的雨露是均等的。南山有松柏,它們的壽命如同金石般堅固長久。

賞析

這首詩以園中花的盛開與衰敗爲切入點,表達了對事物盛衰無常的感慨。詩的前半部分描繪了園中花開的絢爛景象,用「紅如丹朱」「白如瑩素」的描寫,展現出花朵的美麗和多彩。然而,隨後筆鋒一轉,指出花兒雖今日美好,但明日便會衰敗,體現了美好事物的短暫易逝。「易盛還易衰,浮華眼前度」一句,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對世事浮華的看法,暗示了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接着,作者提出「物情何參差,天地均雨露」的思考,認爲雖然萬物的命運各不相同,但天地給予的滋養是公平的,這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的一種理性思考。最後,詩以南山的松柏作比,松柏因其堅韌的品質而壽命長久,與前面易衰的花朵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堅韌和持久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傳達出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爲世子師,名其屋爲“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爲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爲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並擲筆於地,堅不奉命。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