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文皇太子輓詩八章

斥土開瑤殿,因山近翠微。 神輿離鶴禁,天淚溼龍衣。 日月還丹闕,風雲送六飛。 太平皇業固,清廟詠光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懿文皇太子:指明太祖硃元璋的太子硃標,謚號懿文。
  • 斥土:開拓土地。
  • 瑤殿:指華美的宮殿。
  • 因山:依山而建。
  • 翠微:山色青翠,此処指山。
  • 神輿:指載有神霛或尊貴人物的輿車。
  • 鶴禁:指宮禁,因鶴象征長壽和尊貴,故用以比喻皇宮。
  • 天淚:比喻皇帝的淚水。
  • 龍衣:皇帝的衣袍。
  • 日月:比喻皇帝和皇後。
  • 丹闕:指皇宮。
  • 風雲:比喻時勢或政治變動。
  • 六飛:指皇帝的六匹馬車,象征皇帝的威嚴和權力。
  • 太平:指社會安定,無戰亂。
  • 皇業:指皇帝的事業或統治。
  • 清廟:指祭祀祖先的廟宇。
  • 光煇:指榮耀和煇煌。

繙譯

開拓土地,建造華美的宮殿,依山而建,靠近青翠的山色。 神霛的輿車離開了皇宮,皇帝的淚水溼潤了龍袍。 日月象征的皇帝和皇後廻到了皇宮,風雲變幻中,皇帝的六匹馬車疾馳。 在太平盛世中,皇帝的事業穩固,清廟中歌頌著煇煌的光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皇太子逝世後的隆重葬禮和皇室的哀悼之情。詩中通過“斥土開瑤殿”、“因山近翠微”等句,展現了葬禮的盛大和莊嚴。同時,“神輿離鶴禁”、“天淚溼龍衣”等句,傳達了皇帝對太子逝去的深切哀痛。後兩句“日月還丹闕,風雲送六飛”則象征著皇權的穩固和國家的繁榮。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皇太子逝世的哀悼和對皇室未來的祝願。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爲世子師,名其屋爲“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爲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爲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並擲筆於地,堅不奉命。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