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像

羽扇綸巾一卧龍,誓匡寳祚剪奸雄。 圖開八陣神機外,國定三分掌握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蜀相:指諸葛亮,他在蜀漢爲丞相。
  • 羽扇綸(guān)巾: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絲綬的頭巾,是古時儒將的裝束 ,這裏形容諸葛亮的形象。
  • 臥龍:諸葛亮自號「臥龍」,比喻隱居尚未顯露才能的傑出人才。
  • 誓匡:發誓要輔佐。 :輔助、匡正。
  • 寶祚(zuò):皇位,這裏指蜀漢政權。
  • :剪除、消滅。
  • 奸雄:指曹魏勢力等對蜀漢有威脅的勢力。
  • 八陣:即八陣圖,是諸葛亮創制的一種軍事陣法。
  • 神機:驚人的機智,超凡的謀劃。

翻譯

(諸葛亮)手持羽扇,頭戴綸巾,如同一條臥伏的龍那般傑出不凡。他立下誓言,一定要輔佐蜀漢政權,消滅那些奸惡雄豪。他所擺下的八陣圖,蘊含着無窮的神機妙算;三分天下的局勢,完全掌控在他的手中。

賞析

這首詩是方孝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讚美之作。開篇「羽扇綸巾一臥龍」,直接描繪出諸葛亮瀟灑不凡的儒將形象,「臥龍」一詞又凸顯其才略未顯時便已非凡。「誓匡寶祚剪奸雄」一句,展現了諸葛亮匡扶漢室、剷除奸惡的堅定決心和宏大志向。「圖開八陣神機外」寫諸葛亮創制的八陣圖,超出凡人的機智謀略,凸顯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智慧。末句「國定三分掌握中」,更是強調諸葛亮憑藉自身智慧和謀略,將三分天下的局勢牢牢掌控,突出了他在三國局勢形成中的關鍵作用。整首詩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高度讚譽了諸葛亮出衆的才華、偉大的志向和不朽的功績 。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爲世子師,名其屋爲“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爲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爲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並擲筆於地,堅不奉命。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