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西還時李生雲霑方讀鹽鐵論

積雪凍關河,我行復千里。 忽聞弦誦聲,逺岀衡門裏。 在漢方盛時,言利宏羊始。 桓生書一編,恢卓有㴱㫖。 發憤刺公卿,嗜利無廉恥。 片言折斗筲,篤論垂青史。 矧乃衰亂仍,征斂橫無紀。 轉餉七盤山,骨滿秦川底。 太息問朝紳,食粟斯已矣。 幸哉荀卿門,尚有苞邱子。
拼音
顧炎武

顧炎武

明末清初江南崑山人,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後,改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明諸生。青年時“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發憤爲經世致用之學。曾參加崑山抗清義軍,敗,幸而得脫。後漫遊南北,屢謁明陵。所至每墾田度地,結交豪傑之士,爲光復計。最後定居華陰。其時西南永曆政權已覆滅,仍不忘恢復。曾出雁門,至大同,有所營謀。卒於曲沃。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爲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爲一,於經史兵農音韻訓詁以及典章制度,無所不通。旅行中載書自隨,考察山川險要,土物民風,隨時發書查覈。康熙間被舉鴻博,堅拒不就。著作繁多,而畢生心力所注,在《日知錄》一書,另有《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 4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