呉集賢新堂詩

· 戴良
毖彼呉溪,浦水出焉。 水繞山迴,篤生俊賢。 俊賢之生,時維呉公。 自北自南,有聲渢渢。 其聲謂何,隆以爵位。 誰其嫓之,超羣逸類。 我公曰歸,有赫其光。 曾是故廬,闇然弗章。 公曰吁哉,我胡止居。 來我工師,我村于溪。 爰作新堂,新堂孔侐。 其桷庭庭,其楹植植。 乃闢我寢,我寢旣安。 乃立我門,我門有閑。 我軒我廡,亦曼且碩。 羌何敏哉,曾不留役。 公作斯堂,左山右池。 山有集鳥,池有跳魚。 公登斯堂,以燕父老。 有笙喤喤,有鼓考考。 公居斯堂,黄髮其繽。 有子有孫,從之如雲。 公曰其徠,爾我孫子。 其聽我言,以久此宇。 昔視我廬,榱騫棟墮。 今其輪奐,豈不在我。 捄之度之,啟之辟之。 何幽不朗,何廢不治。 爾承我志,曰象此堂。 小可為杙,大可為梁。 毋揠爾本,毋拜爾枝。 苟成爾材,大小具宜。 衆領公誨,莫不改容。 孰是後人,而弗率從。 噲噲斯堂,德以為基。 搆之以功,百世可知。 匪功靡成,匪德曷致。 小子作歌,以詔來裔。
拼音
戴良

戴良

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雲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於黃、柳貫、吳萊。學詩於餘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後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爲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