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劫曲

王耶王耶何乖劣。不顧宗廟聽讒孽。任用無忌多所殺。誅夷白氏族幾滅。 二子東奔適吳越。吳王哀痛助忉怛。垂涕舉兵將西伐。伍胥白喜孫武決。 三戰破郢王奔發。留兵縱騎虜京闕。楚荊骸骨遭掘發。鞭辱腐屍恥難雪。 幾危宗廟社稷滅。莊王何罪國幾絕。卿士悽愴民惻悷。吳軍雖去怖不歇。 願王更隱撫忠節。勿爲讒口能謗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災難,這裏指政權更迭的動盪時期。
  • 王耶王耶:反覆呼喚王者的名字,表示疑惑和責問。
  • 乖劣:行爲乖張,品德惡劣。
  • 宗廟:古代帝王或諸侯祭祀祖先的場所,象徵國家和家族的正統。
  • 讒孽:指進讒言的人,這裏指挑撥離間者。
  • 無忌:原指戰國時期魏國公子信陵君,此處泛指不擇手段的權臣。
  • 誅夷:大規模的殺戮。
  • 白氏族:可能是指某個貴族家族,具體身份不明。
  • :往,去。
  • 吳越:春秋時期的兩個諸侯國,分別位於今江蘇和浙江一帶。
  • 哀痛:深切悲痛。
  • 忉怛:悲痛欲絕,形容極度悲傷。
  • 伍胥:即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的大夫,有智謀且忠誠。
  • 白喜孫武:白喜和孫武都是伍子胥的輔佐者,這裏泛指吳國的軍事人才。
  • :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荊州附近。
  • 京闕:指都城的宮門,這裏代指整個都城。
  • 荊骸骨:楚國的遺骨,暗示戰爭的殘酷。
  • 掘發:挖掘暴露。
  • 鞭辱腐屍:侮辱死去的人,極其殘忍。
  • 社稷:國家的代稱,社爲土神,稷爲穀神。
  • 莊王:楚莊王,春秋時期楚國的一位君主。
  • 幾絕:幾乎斷絕,形容危險至極。
  • 卿士:高級官員。
  • 惻悷:悲痛而又憤慨。
  • 怖不歇:恐懼的心情無法平息。

翻譯

哎呀,哎呀,爲何國王如此偏執?不顧國家安危,聽信奸人的惡語。重用那些狠毒之人,濫殺無辜,連白氏家族都險遭滅門。兩個王子逃亡到吳越,吳王深感痛惜,決心悲憤出兵救楚。伍子胥、白喜與孫武獻計,三戰攻破郢都,國王逃亡,吳軍佔領並掠奪了都城。楚國人民屍骨遍野,遭受侮辱,這恥辱永遠洗刷不掉。國家差點滅亡,楚莊王有何罪過,國家幾乎陷入絕境。官員們悲痛,百姓憤慨,即使吳軍離去,恐懼之情仍難以消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秋時期楚國的一段動盪歷史,通過敘述楚王的昏庸和吳國的入侵,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權謀與忠誠。詩人以強烈的諷刺和悲痛的情感,表達了對無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對賢明統治的渴望。特別是對吳王援助楚國和伍子胥等人物的描寫,凸顯了正義力量的崛起與邪惡的終結。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深沉,警示後人警惕權臣誤國,珍惜忠貞之士。

無名氏

周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