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夷中師

澹泊背時態,翛然塵外心。 靜吟霜月盡,歸夢海雲深。 室冷苔生榻,窗閑鳥覷琴。 幽棲共得趣,乘興幾相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澹泊:也作「淡泊」,指恬淡寡欲。
  • 翛(xiāo)然:形容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
  • :苔蘚。

翻譯

過着恬淡遠離世俗時態的生活,有着無拘無束超塵脫俗的心。安靜地吟詩直到霜落月盡,歸鄉的夢在那海雲深處。房間清冷苔蘚長在牀榻上,窗戶悠閒鳥兒注視着琴。清幽的棲居一同獲得樂趣,乘着興致多次互相尋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夷中師的生活狀態和心境。詩中用「澹泊」「翛然」表現其超脫世俗,不追逐時務的淡然心境。「靜吟霜月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氛圍,「歸夢海雲深」則透露出其內心深處對遠方的嚮往。「室冷苔生榻」刻畫環境的清幽冷落,「窗閒鳥覷琴」使畫面增添了一份生動與意趣。最後表達了詩人與夷中師之間因共同的幽棲之趣而相互尋訪的情誼。整首詩意境清幽寧靜,語言質樸清新,生動展現了夷中師獨特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氛圍。

釋智圓

釋智圓,字無外,自號中庸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歲,受具於龍興寺。二十一歲,傳天台三觀於源清法師(吳遵路《閒居編》序)。居杭州孤山瑪瑙院,與處士林逋爲友(《鹹淳臨安志》卷七○)。真宗乾興元年卒,年四十七。諡號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雜著,閒居編》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於世。 智圓詩,存於《閒居編》卷三七至五一。《閒居編》無單本傳世,惟見《續藏經》。今錄詩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樓影印日本大正《續藏經》本爲底本。 ► 4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