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緡(mín):釣魚的繩。
- 傖荒:指荒僻的地方。傖(cāng)。
- 淫浸:逐漸蔓延、擴展。
翻譯
舉目望着這片河山,心中滿是酸楚悲辛,面對茫茫滄海,只好整理釣具去釣魚。杜甫從未忘記天寶年間的國恨,陶潛長久地署名自己是義熙年間的百姓。在這荒僻之地,有路也應歸向晉朝,這紛亂的世事漸漸侵蝕我的生活,我願像躲避秦朝那樣避開。洗淨耳朵不去聽聞人世的事情,這樣或許能讓我的傲骨不受損傷,心神也不悲愴!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現狀的悲痛和對世事的無奈。詩人以河山的酸辛開篇,奠定了憂傷的基調。通過杜甫不忘天寶恨和陶潛長署義熙民的典故,表達了對歷史興衰和國家命運的感慨,同時也反映了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和逃避的心態。詩中的「傖荒有路須歸晉,淫浸吾生一避秦」,體現了詩人對尋找安寧之地的渴望和對混亂世事的迴避。最後兩句「洗耳不聞人世事,不妨傲骨不愴神」,則表現出詩人試圖保持自己的傲骨和心神的安寧,通過遠離世事來尋求內心的平靜。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
洪繻
洪繻,《枯爛集》九卷。現收藏於國立臺灣文學館。〗、洪繻自編出版的《寄鶴齋詩矕》〖《寄鶴齋詩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書洪繻自編自印,作爲旅遊大陸交誼用書,也是洪氏第一部見世的著作。〗,並參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洪棄生先生全集》,以及《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文藝叢志》、《臺灣詩薈》等所載之詩作,輯錄編校。(吳福助撰)
► 458篇诗文
洪繻的其他作品
- 《 雞籠山遇雨,留宿顏君雲年陋園 》 —— [ 清 ] 洪繻
- 《 口號,代酬日儒白井氏韻六首 》 —— [ 清 ] 洪繻
- 《 勾容道中望茅山(發表於1924年) 》 —— [ 清 ] 洪繻
- 《 喜次兒十二歲能詩兼畫 》 —— [ 清 ] 洪繻
- 《 詠懷四首 》 —— [ 清 ] 洪繻
- 《 雜詩二首 》 —— [ 清 ] 洪繻
- 《 報家韞巖孝廉信,並謝見贈蘇紫筆、眼鏡帒二首 其二 》 —— [ 清 ] 洪繻
- 《 遊靈隱山寺,觀飛來峯、探峯洞,步各亭澗;入寺後,登北高峯;次韜光庵,觀江海及及湖二十韻 》 —— [ 清 ] 洪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