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建業:今江蘇南京。
- 京口:在今江蘇鎮江。
- **** 蹴(cù)浪:踢浪、破浪。形容金山屹立中流衝擊波浪。
- 石鏡:未查到確切典故,可理解爲江邊像鏡子一樣能照見事物的石頭,這裏用來體現江面景緻。
- 浮圖:佛塔。
- 一握雲:形容浮圖高聳,彷彿握着雲朵。
- 僧井:寺廟中的井。
- 水濆(pēn):水邊、岸邊。
翻譯
金山的氣勢非凡出衆,它屹立在江水之中,彷彿能蹴踏波浪,讓江水從中間分開。江邊的石頭鏡子般倒映着成百上千只帆船的影子 ,那高高矗立的佛塔好像輕輕握住了雲朵。潮水漲起時能連通僧人們打水的井,寺廟裏敲響的鐘聲在海天之間傳播開去,都能被聽到 。曾有多少前來登山臨水的人啊,唱着豪邁的歌又一次站在了這水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金山壯觀且美妙的景色。首聯「金山勢不羣,中流蹴浪分」 ,直接展現了金山雄偉奇特、傲立中流的氣勢。頷聯「石鏡千帆影,浮圖一握雲」,從兩個視覺角度進一步刻畫,石鏡映千帆影,動靜結合,畫面豐富;浮圖與雲相接,凸顯出佛塔的高聳,給人以宏大且奇幻的感覺。頸聯「潮通僧井出,鍾過海天聞」,一個從觸覺(潮與井的關聯)一個從聽覺(鐘聲傳於海天之間)入手,增添了金山的神祕色彩和厚重的文化氛圍。尾聯」幾度登臨客,長歌又水濆「,由景及人,感慨衆多的登臨者在此留下或激昂或感慨的歌聲,使得整首詩在壯美的景色之上,又融入了人事的變遷與歲月的流轉,拓寬了詩的意境,讓我們既領略到金山的壯麗風光,又體悟到其中蘊含的深沉情感和歲月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