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自段橋至龍潭三首 其一

溪谷風何?,濃隂亦未收。 炮車雲出大,銀竹雨来稠。 木末猿呼侶,泥中客掉頭。 人煙一蕭瑟,稍喜似凉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hē)**:語氣詞,此處表感嘆。
  • **濃陰:濃厚的陰雲。
  • **炮車雲:一種形狀如炮車的雲,常預示暴風雨即將來臨。
  • **銀竹:比喻大雨,雨滴如銀竹般下瀉。
  • **木末:樹梢。
  • **蕭瑟:形容寂寞淒涼。

翻譯

溪谷中的風啊是多麼呼嘯,濃厚的陰雲也還沒有散開。形狀如炮車般的雲彩翻涌而出,緊接着銀色竹子般的大雨密密麻麻地下起來。在樹梢上猿猴呼喚着伴侶,在泥路上的旅人無奈地掉轉頭。人間的煙火一片冷落淒涼,只是讓人心生欣喜的是,這樣的景象倒有點像是涼爽的秋天。

賞析

這首詩開篇以溪谷中風聲呼嘯、濃陰未收的景象奠定了陰沉壓抑的基調。「炮車雲出大,銀竹雨來稠」兩句,巧妙地運用比喻,將預示暴風雨的「炮車雲」和如「銀竹」般的暴雨生動地描繪出來,展現出大自然磅礴的氣勢與風雨欲來的緊張氛圍。「木末猿呼侶」通過描寫樹梢上猿猴呼侶,增添了一份荒野的孤獨感,「泥中客掉頭」則勾勒出旅人在惡劣環境中的無奈。最後「人煙一蕭瑟,稍喜似涼秋」,描繪出人間煙火在風雨中的冷落,而「稍喜似涼秋」,詩人在這蕭瑟之中,居然有些欣慰這如同涼秋的氛圍,既體現了對惡劣天氣影響下人間景象的感嘆,又反映出詩人內心對這份清冷平靜情境的獨特感受 ,在自然與人生情狀的描寫中流露出細膩情緒。

黃淳耀

黃淳耀

明末進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蘊生,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爲復社成員。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義,淳耀與侯峒曾被推爲首領。城破後,與弟黃淵耀自縊於僧舍。門人私諡貞文。能詩文,有《陶庵集》、《山左筆談》等。 ► 4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