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大孤猖披如屨脱,小孤崢嶸如角出。
兩孤爭竒吾取小,直上千尋有雄質。
九江東下雷殷殷,九天忽落真將軍。
舟如單騎偶突過,回看樓櫓穿層雲。
舟人指㸃烟鬟峭,翠羽金支出祠廟。
仰天大笑是虚無,卻望彭郎還一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猖披(chāng pī):形容大孤山雜亂的樣子 。
- 屨(jù)脫:像鞋子脫落在那裏,形容大孤山形態散漫。
- 崢嶸:形容山勢高峻突出 。
- 角出:像尖角般突出。
- 千尋:古以八尺爲尋,形容極高或極長。這裏形容山很高。
- 殷殷:形容雷聲轟鳴。
- 樓櫓:船樓。
- 煙鬟峭:形容小孤山像女子煙霧繚繞般的髮髻,陡峭美麗。
- 翠羽金支:用翠羽做成的裝飾品以及華麗的服飾,這裏指小孤山祠廟中神仙的打扮。
- 彭郎:彭郎磯,在小孤山對面。傳說彭郎是小姑(小孤山)的夫婿。
翻譯
大孤山雜亂散漫好像鞋子脫落在那裏,小孤山則高峻挺拔如尖角般突兀而出。兩座孤山爭奇鬥豔,我更欣賞小孤山,它高高聳立,雄渾峻峭。九江之水向東流淌,雷聲轟鳴作響,彷彿是從九天之上突然降臨了一位真將軍。行船就像單槍匹馬偶然突圍而過,回頭看,那船樓彷彿穿透了層層雲朵。船伕指着那如女子煙霧繚繞般的髮髻、陡峭美麗的小孤山,祠廟裏裝飾華麗,神仙似身着翠羽金飾。我仰天大笑世間很多傳說都是虛無的,回頭望向彭郎磯,也不禁展顏一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大孤山與小孤山不同的形態。開篇以「猖披如屨脫」描繪大孤山的散漫,「崢嶸如角出」凸顯小孤山的挺拔,通過對比表達詩人對小孤山「雄質」的讚賞。接着用「九江東下雷殷殷,九天忽落真將軍」這種壯闊的描寫,營造出宏大的氛圍,展現小孤山周邊環境的磅礴氣勢。「舟如單騎偶突過,回看樓櫓穿層雲」視角切換到行船,進一步從側面烘托小孤山的高峻。下半部分描寫祠廟,「煙鬟峭」「翠羽金支」寫出小孤山的秀麗與祠廟的華麗。結尾「仰天大笑是虛無,卻望彭郎還一笑」則在神話傳說的背景下,以一種豁達超脫的態度,對傳說的虛無付之一笑,增添了詩歌的悠遠韻味。整首詩虛實結合,既有對小孤山實實在在的刻畫描寫,又有對傳說故事帶來的浪漫奇幻色彩,展現出詩人對自然山川細緻的觀察和豁達的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