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時(1)·翠鳳翎毛扎帚叉

翠鳳翎毛扎帚叉(2),閒踏天門掃落花。 你看那風起玉塵砂(3),猛可的那一層雲下,抵多少門外即天涯! 你再休要劍斬黃龍一線兒差(4),再休向東老貧窮賣酒家(5)。 你與俺眼向雲霞(6)。洞賓呵,你得了人可便早些兒回話。 若遲呵,錯叫人留恨碧桃花(7)。
拼音

注釋

(1)賞花時:這首曲子出自湯顯祖的《邯鄲記》。湯顯祖根據唐人沈既濟《枕中記》傳奇情節改編的戲曲,寫呂洞賓下凡去度一人上天代替何仙姑天門掃花之役,他到了邯鄲(今屬河北省)客店,遇盧生,把神奇的磁枕給他睡,讓他做了一場黃粱美夢後,把他帶到仙界去執帚。“賞花時”,曲調名,劇本第三折“度世”中何仙姑所唱,她囑呂洞賓速去速回,不要誤期。 (2)“翠鳳”二句:何仙姑掃花於天門,所執之帚叉乃用翠鳳的翎毛所紮成。翎,鳥翅上、尾上的長羽毛。 (3)“玉塵砂”幾句:天界並無塵土泥沙,有的也只是玉屑,所以叫玉塵砂。猛可的:突然間。這幾句的意思是說:“風吹落天上的碧桃花,不知要比雲層之下人間好花開時辜負春光可惜多少?”何仙姑在天門外掃花,“門外即天涯”,還有怕錯過蟠桃宴的意思。語出劉禹錫《和令狐相公別牡丹》詩:“平章宅裏一欄花,臨到開時不在家。莫道兩京非遠別,春明門外即天涯。” (4)劍斬黃龍一線兒差:做事冒冒失失,不聽囑咐,險些兒送了命。呂洞賓曾帶着“降魔太阿神光寶劍”下山,臨行時師父囑咐他不要尋和尚鬧事。他忘了師教,與正在講經說法的黃龍禪師頂撞,被黃龍手起一戒尺打得頭上起個疙瘩。呂洞賓憤恨,半夜裏祭起神劍去斬黃龍,結果劍被黃龍收去,人也被押,幸虧師父說情搭救了他。故事出自《指月錄》。《醒世恆言》中有《呂洞賓飛劍斬黃龍》一篇。日本內閣文庫藏有《呂仙飛劍記》,其第五回《純陽飛劍斬黃龍》所敘與此篇不同,當別有所本。 (5)東老貧窮:宋代湖州東林沉氏,自稱東老。他家境貧寒,但喜好留客醉飲,有客人以石榴皮在他家的牆題上題詩說:“西鄰已富憂不足,東老雖貧樂有餘。白酒釀來因好客,黃金散盡爲收書。”蘇軾詩序中曾記其事。呂洞賓喜好飲酒,有酒醉岳陽樓的事。這句是叫他途中不要貪飲被好客的酒家所挽留而誤了事。 (6)眼向雲霞:只留意仙界的事。兼以雲霞喻天上盛開的碧桃花。 (7)留恨碧桃花:因無人接替掃花之役,不能參加蟠桃宴而遺憾。呂洞賓臨行,何仙姑問他:“只此去未知何處度人?蟠桃宴可趕的上也?”《邯鄲記》最後一折,呂洞賓帶盧生來見何仙姑時說:“仙姑,恰蟠桃宴時節哩!”
湯顯祖

湯顯祖

明撫州府臨川人,初字義少,改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繭翁。早有文名,不應首輔張居正延攬,而四次落第。萬曆十一年進士。官南京太常博士,遷禮部主事。以疏劾大學士申時行,謫徐聞典史。後遷遂昌知縣,不附權貴,被削職。歸居玉茗堂,專心戲曲,卓然爲大家。與早期東林黨領袖顧憲成、高攀龍、鄒元標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學、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釵記》(《紫簫記》改本)、《還魂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或《臨川四夢》。另有詩文集《紅泉逸草》、《問棘郵草》、《玉茗堂集》。 ► 1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