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登千佛山頂

· 姚鼐
泰山岀靑雲,天半蒼然獨。 梁宋曁東溟,萬里環其足。 陰嶂走濟南,雲濤尙奔蹙。 勢盡凥益高,塹斷無陂麓。 振衣斗直上,陟磴逾援木。 落葉下濼泉,秋風散海曲。 一卷華不注,拖雲點靑綠。 猶見山花開,顧絕棲鳥躅。 高寒不可畱,歸來泛秋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姚鼐(nài):清代著名散文家。
  • 梁宋:地區名,大約在今河南開封到商丘一帶。
  • 暨(jì):及,到。
  • 東溟(míng):東海。
  • 塹(qiàn):壕溝。
  • 陂(bēi):山坡。
  • 麓(lù):山腳下。
  • 濼(luò)泉:濟南的泉水。
  • 華不注:山名。

翻譯

泰山從青雲中露出,在半天空中獨自蒼翠。梁宋地區以及東海,萬里之遙環繞它的腳下。陰雲籠罩的山峯向濟南延伸,雲濤還在奔騰翻涌。山勢到盡頭處居住的地方卻更高,壕溝隔斷沒有山坡山腳。抖抖衣服一直向上攀登,登上石級越過攀援的樹木。落葉飄落在濼泉上,秋風在海曲散開。一卷華不注山,拖着雲點綴着青綠。還能看見山上的花兒開放,卻不見棲息鳥兒的足跡。高寒的地方不能久留,歸來去賞玩秋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千佛山頂所看到的壯闊景象。詩中先寫泰山和周邊的廣闊場景,凸顯宏大的氣勢。接着描述攀登的過程和所見之景,如落葉、秋風等。最後提到華不注山以及山上的一些細節。詩人用生動的語言營造出一種空靈、高遠而又略帶蕭瑟的意境。整體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流露出對自然的讚美以及寄情山水的情懷。

姚鼐

姚鼐

清安徽桐城人,字姬傳,一字夢谷。乾隆二十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改禮部主事。歷充山東、湖南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四庫全書》纂修官。書成,以御史記名,乞養歸。主江南鐘山、紫陽等書院講席四十年。工古文,高簡深古,近歐陽修、曾鞏,與方苞、劉大櫆合爲桐城派。選《古文辭類纂》以明義法。有《九經說》、《三傳補註》、《惜抱軒全集》等。 ► 7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