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記 [] 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峯,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

登黄鶴樓次補山韻 [] 姚鼐

夷陵西望巴山連,大江出空如墮懸。 奔流一抺蹙滄海,大別黄鵠橫障天。 導江至此一夾束,瀠洄衣帶高樓前。 憶昔赤烏始築邑,憑軒雷鼓空江塡。 此閒開勢自明遠,釣臺樊口誰能賢。 一朝金鴈瘞吳郡,何殊繐帳臨漳川

平原咏東方生 [] 姚鼐

陛㦸千官列,衣冠九尺豪。 滑稽通强諫,辭賦變《離騷》。 車就公孫借,家令少婦操。 惟羞齒編貝,長對口無毛。

送朱子潁 知泰安府 其四 [] 姚鼐

禹卿自入滇中路,不見陵雲作賦才。 剖竹西南仍放浪,挂帆江漢竟歸來。 往年使酒同燕市,九日悲歌上廢臺。 此世論心常恨少,至今相望各懷哉。

寄仲孚應㝛 [] 姚鼐

曰余性質吶,諧物無言詞。 游宦二十載,殊乏新相知。 依依鄉閭愛,握手自丱羈。 臭味若椒茝,非是孰爲思。 今年覽雲夢,飄颻來沙羨。 江漢一以會,秋水浮天垂。 廣川起孤望,日落吹參差。 憶昔各年少,共戲澂

題釋果仲詩 [] 姚鼐

慧業何嘗不可珍,硏思處處鬪淸新。 寒山拾得誠難企,正作人間休上人。

別張慕靑吳竹堂兩同年 [] 姚鼐

此身千里一飄蓬,來值姑蘇兩寓公。 宿草堆中思故侶,菊花樽畔賸衰翁。 各隨腰膝尋山好,莫苦心脾索句工。 盡醉便將孤棹遠,胥江西上水浮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