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東浦方伯自江寧移任安徽三十二韵

· 姚鼐
衡嶽羣舒地,橫江六代都。 風煙通上下,民俗别荆吳。 駐節方從化,移轅有待蘇。 生申元四國,借宼豈私吾。 白下公初莅,黄中信早孚。 從容文禮樂,談笑奠江湖。 小察羞誇智,訏猷始作謨。 五年休息意,四境蕩平途。 愛士憐彈鋏,知音辨濫竽。 古風宣頀夏,僞體闢榛蕪。 豈以文防政,眞看效是儒。 甘棠方苃舍,瓠子計搴芻。 天語褒丹鳳,人心縶白駒。 皖公先在望,泗上且須臾。 四載俄安宅,雙旌遂載驅。 同州淮海合,分省井疆殊。 作伯臨諸帥,投閒有一夫。 登龍慚郭泰,伏鵠媿南趎。 江遠林烟澹,霜初岸艸枯。 遠偕迎竹馬,近卽送檣烏。 回首思鄉郡,傾心仰大鑪。 土風兼俠武,鄰域急軍需。 狗有生氂逸,人無佩犢麤。 依仁諧眾願,舞德況微軀。 劇邑將辭醴,歸邨更飮酺。 甁開惟說尹,襁負共將雛。 九派潯陽會,千峯天柱孤。 詞源瞻几杖,坐上又醍醐。 此地朱訾口,他時北斗樞。 旬宣寧楚尾,羽翼上天衢。 業廣同環海,恩周詎向隅。 形容羣作頌,傳詠慰呉歈。
拼音
姚鼐

姚鼐

清安徽桐城人,字姬傳,一字夢谷。乾隆二十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改禮部主事。歷充山東、湖南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四庫全書》纂修官。書成,以御史記名,乞養歸。主江南鐘山、紫陽等書院講席四十年。工古文,高簡深古,近歐陽修、曾鞏,與方苞、劉大櫆合爲桐城派。選《古文辭類纂》以明義法。有《九經說》、《三傳補註》、《惜抱軒全集》等。 ► 755篇诗文